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引导人们自觉承当家庭职责、建立杰出家风,强化家庭成员奉养、抚育老年人的职责意识,促进家庭老少和顺。 “全国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重视家庭、重视家教、重视家风,必将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开展、民族前进、社会调和的重要基点。
沈海高速深圳至汕尾段改扩建项目建设者杨兴义和家人聚会过节。新华社记者 田建川摄
我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客运段的列车长罗敏与家人吃团圆饭。新华社记者 黄 伟摄
和家人看看电影、上老字号吃顿本帮菜……上海市虹桥大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永鹏一家早就方案好了,新年里要组织这些活动,“但方案赶不上改变,这太正常了,我不光要照顾自己的小家,也要看护更多人。咱们一同尽力,日子才干跳过越好。”
在上海这座超大城市,王永鹏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现已两年。“防护服拉拉好”“手记住消毒”,疫情防控作业繁复杂乱,任何环节都需求坚持高度专心。王永鹏作业时全情投入,搭档们称他有一双“火眼金睛”。
“其实,哪有什么‘火眼金睛’,关键是心情。”王永鹏说,“我父亲是一名教师,他常常教育我,干事就要实心投入,内行动上‘拉满弓’。”2019年,王永鹏接到去新疆克拉玛依昆仑路大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职的使命。刚开端,他考虑到家中的双亲和儿子需求照顾,有些犹疑。但父亲对他说:“家里你定心。去了不要当客人,要当干将。”
“不论在哪里作业、做什么作业,父亲的话我都不会忘掉。”王永鹏说。
王永鹏和妻子都是医务作业者,疫情防控时,每天早出晚归,家人都特别支撑。有次清晨,王永鹏拖着疲乏的身子回家,看到儿子在餐桌上专门留的便笺,上面写得鳞次栉比,都是加油鼓气的话。
“吴奶奶,我可想你啦!”新年前,家事辅导员吴爱香又到园园家造访,刚进门,小家伙就扑到她怀里。
吴爱香和园园家的缘分始于一条特别的信息。“一对夫妻因家庭胶葛引发警情,当事人需求安慰。”上一年5月25日,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春江大街妇联收到一条富阳区“家和智联”渠道推送的信息。
“小两口过日子,爱情要调和,有啥事跟我说说。”春江大街家事辅导员吴爱香第一时间登门,了解作业原委,安慰两边心情。从此今后,每隔一段时间,吴爱香都会带上小礼物,到小两口家里拉拉家常,聊聊小事,讲讲自己作为“过来人”的经历主张。通过近一年的交流,小两口总算翻开心结,日子过得越来越酣畅,吴爱香总算放下心。一朝一夕,小两口的女儿园园也爱上了和蔼的吴奶奶,总爱和吴奶奶聊学习、聊日子。
“咱们必定把小家庭运营好。”拉着吴爱香的手,园园妈妈说。
依托“家和智联”大数据渠道,富阳区会聚各部分和底层信息,统筹部分群团、社会组织等力气,依据实际状况精准对接各类家庭需求,定时造访,供给协助,化解对立。2021年,富阳区累计化解4193户的婚姻家庭对立胶葛,婚姻家庭情感类警情同比下降6.95%。
新春佳节,地处沂蒙山区深处的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东里镇热烈十分。走进东里镇马家沟村李琪龙、王如此配偶的新房,楼梯上贴着“步步有喜”,旮旯装饰着五颜六色气球,喜庆温馨。本年1月,两人喜结连理。
“咱们的婚礼没有大操大办,两边亲朋一同吃个饭,总共3桌,没花多少钱。既有典礼感,又不铺张浪费,给爸爸妈妈减轻了担负。”李琪龙的爸爸妈妈都是本村农人,若按曩昔的风俗,要预备彩礼,酒席开支也不小。喜事简办,让两家人既有了“里子”,也没丢“体面”。
东里镇的江玉栋与杨蕾也是如此。两人大学毕业后在外地作业,两边家长采用孩子的主张,回老家办婚礼,悉数从简。
“省下来的钱能够做其他事,两家人都很满足。”在江玉栋的父亲江东果看来,“喜事简办已成习尚,大操大办反而被瞧不起。
”
近年来,沂源县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进推陈出新,依托村(居)红白理事会建立喜事新办自愿服务队,清晰婚事新办规范。据了解,通过婚事新办,新人家庭可节省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2021年以来,全县婚事新办1500余场,节省1000余万元。
腊月二十七,湖南省宁乡市回龙铺镇金玉村村干部专门来到乡民王腊枚家里,告知王腊枚,她获评2021年度“宁乡好人”。“我做的都是本分的事。”王腊枚说。
2012年,王腊枚的公公突发脑梗。几个月后,老公帮乡民建房时,不小心从房顶下跌,形成严峻的脑出血。
“夜深人静时,我问自己:这个家不靠你,能靠谁呢?”王腊枚下定决心,振作起来,撑起这个家。
王腊枚不只想方设法赚钱、抚育儿子,还要照顾老公和公公,有时一天之内要在医院和家之间跑上好几回。“太累的时分,我都会忆起他们对我的好。”王腊枚说,“一家人,本就要彼此扶持。
”
2014年,王腊枚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老公和公公看病住院费用能够报销90%,儿子的学杂费也减免了。在镇村的帮扶下,王腊枚不只养了鸡鸭,还在邻近的安顿区当上了保洁员,每月薪酬有2000多元。
通过这些年的尽力,王腊枚还清了给老公、公公看病时欠的20多万元,还攒了几万元。2018年脱贫摘帽后,王腊枚拿出悉数积储,把几十年的老屋创新装饰了一番。“孝老爱亲,是做人的本分。”王腊枚说。
摆出几双千层底布鞋,好好暴晒一番,这是重庆市涪陵区仁寿村村支书周召兰新年期间的习气。“两个娃大学毕业后,一个在成都创业,一个当消防员。每次见到他们,我都会把这压箱底的陪嫁品拿出来。”周召兰说,“穿起了皮鞋,莫要忘了布鞋,人要像千层底相同,扎得健壮,走路才稳妥。”
周召兰婆家兄弟姐妹有8个。30多年前刚成婚时,全家只要3间土木房。“成婚当晚,我对着窗外满天的星星想:往后的日子,该怎样过?”周召兰说,“父亲曾吩咐我‘上尽供养之责,下尽抚育之责,中对别人尽协助之责’。我暗下决心,必定要把这个家过好。”
婚后,周召兰夫妻开端养蚕,起早贪黑、兢兢业业。家里状况慢慢地变好。1995年,周召兰生了双胞胎儿子。夫妻俩节俭过日子的心情,两个儿子看在眼里,几岁起就帮夫妻俩一同摘桑叶。
2003年,周召兰家盖了两层高、10间屋的高楼。周召兰说:“搬进新房的夜里,回想起18年前,我又是辗转反侧睡不着,当年的主意完成了。”
2010年开端,周召兰和几名党员带头种起了红心萝卜,除了拿来吃,还能够卖给公司提取色素做化妆品。周召兰说:“政府还帮咱们联系了专家,教咱们制种,今后还能卖种子呢!”